农业头 |
新华网哈尔滨8月6日电 (曹素妨)8月3日,2025企业家太阳岛年会“人工智能场景化应用创新与产业落地论坛”期间,新华网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朗毅科技、宝杰富硒科技、美兰德咨询、谷酷传媒等机构共同启动“数农时代·产业生态共同体”项目。该项目以“数智赋能、数据增值”为双引擎,建立深度融合的创新机制,整合数智技术、农产品流通、数据资产评估与人才协同网络等,为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装上“加速器”。
图为“数农时代·产业生态共同体”项目启动仪式
双核驱动:破解技术悬浮与数据沉睡
共同体核心驱动力直指农业两大痛点:先进技术难以扎根田间,海量数据价值湮没于碎片化孤岛。广州朗毅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兼CTO张智阐释其内涵:“数智赋能的核心是‘提质增效’,通过AI与大数据将院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农户触手可及的种植建议;数据增值则重在激活‘沉睡资产’,让散落各处的零散数据汇聚成可流通、可增值的数字金矿。”
为实现这一目标,共同体构建起政产学研协同落地的闭环生态:政府锚定政策方向,科研机构攻坚关键技术,企业打通落地“最后一公里”。朗毅科技将复杂的农技知识转化为AI数字人短视频,农户刷手机即可学习;其打造的“爱农网”APP,更让专家经验与实时市场数据直达生产一线。“技术必须绑着农活走,设计要走出空调房。”张智强调,唯有紧贴实际痛点,才能真正避免技术“悬浮”。
数据矿脉:激活农田沉睡的“新农资”
数据资产化正在引发一场深刻的农业价值革命。肇庆宝杰富硒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TO张宝杰对此深有感触:“农田数据是未来最大的富硒矿。”其牵头的“中国富硒产业联盟”正全力整合生产、检测、市场全链条数据,构建产业级“富硒数据池”。
这些数据不仅指导标准化种植与加工,更积极探索转化为可抵押资产——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农户凭借规范的生产记录与有效订单即可便捷申贷。在广东肇庆,富硒稻谷因全程可信数据支撑,收购价提升15%;新疆棉农凭借采收数据成功获贷,生动印证了“数据即新农资”的理念。更大的产业变革正在酝酿:联盟计划联合权威机构推出严于国标的“中国有机富硒认证”,为产业建立统一的价值标杆与信任基石。
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杨溟表示,“数农时代·产业生态共同体”是新华网发挥跨界连接优势构建的数字经济农业生态平台。平台将依托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系统性设计数字资产定价、估值与流通框架,构建精准农业、智慧供应链和透明溯源体系,全面提升产业效率与产品品质,为数据价值释放奠定坚实基础。
品牌跃升:传媒犁耕下的价值裂变
农产品价值的充分转化,离不开文化传播的深度赋能。谷酷(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金台艺术馆文创中心主任郭承志提出并实践着“技术筑基、叙事增值、跨界破圈”的三维策略:技术筑基,为赣南脐橙打造区块链“数字身份证”,实现全流程透明可溯;叙事增值,创建“硒望田野”健康IP,将富硒农产品的健康内涵与文化故事升级为价值符号;跨界破圈,运用AI深度洞察用户情绪,为云南咖啡定制化短视频在关键节点精准引爆,拉动复购率提升;助力贵州酸汤非遗工艺借分子技术将传统6-9个月发酵周期大幅缩短,推动传统智慧迈向现代标准化。
朗毅科技与新华社联袂打造的《爱农记》纪录片,成为“农业品牌孵化器”的典范。广东郁南黄皮产业的生动故事通过镜头传向全国,在全网播放量超四百万次,有效带动了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与品牌化发展,使其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传媒的终极使命,是让中国农田连接世界餐桌。”郭承志如此定义这场跨界赋能的深远价值。
乡土价值的数字觉醒:文化生态的现代转化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琳指出,乡村价值内涵丰富,远不止于农产品的经济价值,它是生产、生态、文化价值的聚合体。“土特产”正是其鲜活载体:贵州酸汤承载着苗侗千年“以酸代盐”的生存智慧与饮食文化,柳州螺蛳粉则串联起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数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激活这些隐性价值:生物育种与可控发酵技术将酸汤传统漫长的发酵过程压缩至短短7天,实现了非遗工艺的现代化跃升;遵义辣椒指数平台实时指导种植决策,有效助力小农户通过线上订单无缝对接全国大市场。
杨溟介绍,“数农时代·产业生态共同体”项目还将依托新华网相关内容频道、“数农时代·田野里的数智革命”专题等强化品牌数字化营销,赋能农产品价值提升。同时,平台将整合生产、加工、流通、溯源等全产业链资源,推动农业现代化升级与环境生态的可持续优化,并通过数据共享、智能感知与协同创新,促进农户、企业、科研机构及金融机构深度合作,孵化订单农业、共享经济等新模式,最终构建可持续的农业数字经济生态,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构建协作网络:精准对接需求,共绘生态繁荣
共同体的本质是一个全国性的农业创新协作体。北京美兰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翔宇表示,美兰德公司将充分发挥其深入农村的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精准挖掘农村和农户在数农时代不断涌现的发展需求与核心痛点,敏锐捕捉农村与农业发展的新机遇。同时致力于成为关键桥梁,把共同体在农业技术方面的显著优势,精准对接到农村和农户的真实需求上,对接到农村数农时代的新机遇上,以信息和数据为关键支点,有效推进农村新机遇和需求端,与技术端、生产端、市场端实现深度、有机融合,共同开创乡村振兴的新局面,实现共同体的核心使命。
(刘轶卓对此文亦有贡献)
![]() | |||||
|
|||||
|
农业头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