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中国农业新闻网.中国 农业新闻网.中国 农业新闻.中国 中国农业新闻网.cn 农业新闻网.cn 农业新闻.cn 中国农业新闻网.com 农业新闻网.com 农业新闻.com 均为中国农业新闻网所有,谨防假冒>

农业头

他们用知识和技术赋予传统农业新的生命力

我市农技员深入周至猕猴桃实训基地开展学习 受访单位供图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从校园到田园,从城市到乡村,从默默无闻的务农人到致富创业的带头人。

他们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培育出了小麦、鲜桃新品种,摸索出了“南北种”栽培新技术、发展出了改革创新新模式,带领社员强产业、树品牌、找市场。

他们让农民这一职业变得有底气、有魅力,让农业这个产业变得有活力、有奔头,让农村这方热土变得有生机、更美丽。

他们是创新创业的“领头雁”、产业振兴的“排头兵”、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他们就是西安市用十年时间,在科学的培训机制下铸造出的一批批高素质农民。他们在西安的广袤田园孕育成长,扎根在这片热土,在乡村振兴的壮丽事业中破土而出,以己所长带领家乡描绘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

走进课堂 用知识武装头脑

“以前没有这样的机会,没想到有一天我还能再走进课堂,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说这话的是西安市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训班的学员潘学忠。

2020年3月,潘学忠从广西来到西安市高陵区,开始尝试在北方的大棚里种植百香。耗时近一年,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无尽的热爱,他成功将百香“南北种”的梦想照进了现实。2023年,潘学忠的百香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00亩,育苗基地也有近10亩,同时还在试种芭乐、沃柑等南方水。与此同时,试种成功的百香结出了累累硕,不仅在西安水市场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同时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了一批人致富。

潘学忠深知,要想在北方确保种植的南方系水丰产品质好,单靠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走得更远,必须要有知识的武装。去年12月,带着更进一步学习的想法,他主动报名参加西安市高素质农民培训班,成为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专题班的一员。课堂上,老师为他们讲解农业知识,包括先进的农业技术、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理念等。这里还汇聚了来自全市各涉农区县、开发区的同学,他们都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独特见解。在共同交流分享中,彼此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下一步我准备借助参加培训班的契机,寻求和高校合作的渠道,进一步解决种植设施的问题,在扩大现有面积的同时,也能培育出更多‘好苗苗’,让更多南方的水在西安落地生根。”潘学忠说。

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农民队伍,为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这支队伍正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奔赴田间 用技术提产增收

农田是农民的命脉,也是农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为了让这片土地焕发新的生机,有人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中。

2012年,长安区高素质农民薛强从西安工业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他义无反顾地决定回到自己的家乡,用现代化的方式发展农业。他大胆引入了新型农业机械和土地托管模式,为家乡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目前,薛强带领的长丰合作社拥有植保无人机32台、喷杆机12台、动力伞2台等先进的农业设备。这些设备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为农业带来了更多可能性。除此以外,薛强还与无锡某无人机公司展开合作,为农民提供无人机操作培训。至今,已成功培训了200余名学员。

“我希望未来有更多拥有高学历、掌握着技能的人回到家乡,接过父辈们手中的农具,用他们的知识和技术,赋予传统农业新的生命力,把青春的诗篇谱写在田野里。”薛强说。

高素质农民的培育作为系统性工程,需要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这支队伍的发展得益于西安市自2013年试点开始的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十年育人”,至今我市已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24994人,认定职业农民17243人。经过多年的探索,西安逐步形成了“1346”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式,即“一个模式、三项工程、四个课堂、六类人才”。

链接市场 用特色塑造品牌

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就必须将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因此,积极主动与市场对接,了解市场需求,挖掘潜在商机成为新时代高素质农民的重要能力之一。

现代人向往诗意的田园村居生活,每逢节假日就会来到山水间,接一接“地气”,游玩放松。长安区皇甫村高素质农民高涛就独具慧眼,瞄准了这样的商机。他围绕稻田开发特色农旅产业,走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道路。

为了更好地吸引游客,高涛决定将民宿打造成一个独特的文化名片。恰逢民宿所在地正是柳青笔下的蛤蟆滩,也是《创业史》这部文学巨著的背景所在地。因此,高涛充分利用这份无价的文化遗产,打造独特的文旅品牌。“我们以农耕生产为背景,丰富农业业态,通过组织农耕劳作体验等活动,举办艺术展、音乐会等一系列活动吸引游客。我们还通过共享资源,开办集市,创建共享田,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孵化亲子采摘体验园和花卉园艺体验园等方式,不断提升游客体验,持续增强人文风貌,让优秀农耕文化得到传承。”高涛说。

大量游客的涌入,不仅给民宿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也对周边农村农产品销售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游客们对于乡村生活的体验和新鲜农产品的需求,使得当地的各类农产品得到了更大的市场机会。

目前,高涛所带领的常在林间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恢复稻田200余亩,实现向皇甫村集体合作社分红10万余元,为乡村就业工作提供劳动岗位60人左右,每年零散工800余人次。

下一步,他准备积极探索一种创新的乡村旅游模式——“民宿+农户”。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闲置房屋资源,将其改造成为具有特色的民宿,为游客提供一种全新的乡村旅游体验。

“未来,我们将探索创新培育方式方法,持续锻造农民教育培训培育‘西安模式’,更加担当作为、守正创新,高质量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育、基层农技员培训任务,擦亮农广校的金字招牌,不断丰富‘西安经验’,激活乡村人才振兴的‘一池春水’,助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西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赵科刚说。

来源:西安晚报 责编 闫含

用户评论
      请对您发表的言论负责,谢谢合作。本站文章收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之站长,以便及时处理
      本站发表读者评论,并不代表我们赞同或者支持读者的观点。我们的立场仅限于传播更多读者感兴趣的信息。
发表评论
您的姓名:
评论正文:
 
农业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