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多处涉及农业农村防灾减灾救灾,其中提到“加强气象灾害短期预警和中长期趋势研判,健全农业防灾减灾救灾长效机制”“加强农村防灾减灾工程、应急管理信息化和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提升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我国气象灾害预警发展如何?还有哪些瓶颈?如何更好地提升农业农村防灾减灾能力?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发所农业气象灾害防控团队首席科学家刘布春给出相应建议。

 

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发所农业气象灾害防控团队首席科学家刘布春。受访者供图


气象灾害短期预警时效性与准确率还需提升

 

今年的一号文件提到,“加强气象灾害短期预警和中长期趋势研判”,目前,我国的气象灾害预警研判发展的实际情况如何?

 

刘布春称,当前,中国在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方面已取得显著进步,建立了世界规模最大的地空天一体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灾害的快速跟踪、准确定位的多维度监测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精细度、时效性也持续提高,气象为农服务的广度、深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刘布春表示,近几年,针对农业农村防灾减灾救灾的实际需求,气象灾害的短期预警和中长期趋势研判对农业农村应急减灾、避灾、救灾以及防灾特别重要。“我国目前在极端性、局地性灾害短期预警的监测分析评估、预报准确率、预警的时效性、精细化水平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针对农业气象灾害的复杂性,提高中长期预报能力,降低中长期趋势研判的不确定性方面也有待加强。同时,也需要跨部门、跨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建立高效的协同机制,交叉创新解决问题。”

 

建立高效农业灾害应急响应及恢复体系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到,“健全农业防灾减灾救灾长效机制”。刘布春表示,“健全农业防灾减灾救灾长效机制”意味着要建成一个持续、有效的系统,以应对气象灾害和生物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害,在增强农业韧性,减少灾害风险,降低因灾损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稳定供给,实现农业现代化发挥系统性功能。需要从组织机制、风险管理、预警体系、应急处置、工程装备、科技支撑、宣传教育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我国农业防灾减灾救灾的能力和水平。“这个机制既要在农业气象灾害的常态化治理中发挥根本的作用,也要在紧急应对时发挥抗灾减损的作用。”

 

刘布春解释称,组织机制建设,就是要完善农业防灾减灾救灾的相关政策和组织机制,明确各防灾减灾救灾主体责任和义务,形成高效联动的工作合力。要广泛深入开展农业农村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定和完善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和应急预案。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也尤为重要,建立和完善农业灾害预警体系,实现对各类农业灾害的及时预警和防范。

 

此外,还要注意应急响应与恢复,建立高效的农业灾害应急响应及恢复体系,确保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处置及高效恢复。在工程装备建设方面,要加快高标准农田、中低产田改造、抗逆减灾等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提高减灾救灾的装备水平。“在科技支撑与创新能力层面,要加强农业农村防灾减灾救灾的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成应用,提高灾害防范和应对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支撑能力。加强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普及防灾知识,提高农民的灾害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也很重要,有助于促进农民积极参与灾害防范和应对工作。”

 

仍需进一步提高预警系统的精确性和覆盖范围

 

未来如何更好的应对自然灾害,提高农业农村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刘布春表示,需要加强农村防灾减灾工程、应急管理信息化和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能够提升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为更有效地在自然灾害中自救,我们应该注重教育与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认识,掌握防灾避险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要加强农村地区的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以及防灾减灾等工程建设,针对地震、暴雨洪水、滑坡、泥石流等重大灾害及时有效避险。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实现灾害预警、应急指挥、救援协调等方面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同时,还要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增强消防意识,遵守消防的法律法规,提高农村的防火抗灾能力。制定和完善分级应急预案,在组织机制、救援队伍、场所装备、自救互救、定期培训演练等方面加强建设。

 

“中国防灾减灾的软硬件能力上不断提高,仍需进一步提高预警系统的精确性和覆盖范围、增强基础设施的韧性、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公众教育和培训。”刘布春称,就农业防灾减灾而言,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一些比较好的案例可以借鉴和参考。例如,在国内,水利工程与设施、抗旱节水灌溉、农田防护林、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程,夯实了农业农村防灾减灾的硬件基础,中国农业科学院等机构在农业防灾减灾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提拱了支撑。农业农村部联合中国气象局、水利部等部门建立了联合会商研判灾情机制,中国农科院为稳产保供抗灾夺丰收成立了产业团,建立了常态和应急兼顾的农业防灾减灾队伍,增强了农业防灾减灾的软实力。我国在抗灾救灾资金和政策方面不断完善,特别是农业保险发挥了重要的风险补偿和转移功能。

 

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有的建立了完善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农民农业组织应对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有的还通过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和灾害救援机制,提高农业的抗灾能力。

 

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